工伤事故责任主体如何管理并处罚违法行为以避免事故?
第2种观点: 法律分析:在工伤事故中除交通事故以外,其他事故是不划分责任的。工伤赔偿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,即使因为职工违反操作规程而发生工伤,用人单位同样要承担职工的工伤赔偿。已经认定为工伤事故的,责任主体是企业;赔偿主体则是企业跟工伤保险机构。首先需要确定某一事故是否工伤事故,然后才能要求用人单位根据无过错责任原则承担赔偿责任。而构成工伤事故要件:1、职工与用人单位必须存在劳动关系;2、职工必须有人身损害事实;3、职工的损害必须是在其履行工作职责的过程中发生;4、事故与职工受到的损害之间有因果关系;5、事故不是由于职工自身故意引起的。法律依据: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》第四十一条 职工所在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,发生工伤事故的,由用人单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。用人单位不支付的,从工伤保险基金中先行支付。从工伤保险基金中先行支付的工伤保险待遇应当由用人单位偿还。用人单位不偿还的,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可以依照本法第六十三条的规定追偿。
第3种观点: 法律分析:工伤事故责任主体应当对安全问题进行有效的监督与管理,以避免事故的发生。根据《劳动法》等相关法律规定,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提供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,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,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,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和隐患排查,及时消除安全生产事故隐患。法律依据:1.《劳动法》第四十四条: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提供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,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制度,采取必要的措施,防止职业危害,防范和减少事故危险,提供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、设施和设备,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,提高职工安全防范意识。2.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》第三条: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,落实各方责任,保证安全生产。3.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》第十三条:用人单位应当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,落实岗位安全生产责任,建立健全内部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。4.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》第十四条:用人单位应当认真组织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,提高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意识和技能水平。5.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》第十五条:用人单位应当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和隐患排查,及时消除安全生产事故隐患。6.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》第十八条:从业人员有权拒绝违反本法、法律、法规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作业指导,提出停止违章指挥或者危及人身安全的要求。